AI医疗助手:赋能而非取代医生,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WriteRanger
7.8K 0

近年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医疗领域掀起一场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选择向AI寻求帮助。那么,AI是否会取代医生的角色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AI在医疗领域中的实际作用。

根据DeepSeek自身的解释,它无法完全取代医生。原因在于,DeepSeek提供的信息基于公开数据和算法,无法像医生那样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医疗决策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信息,而这些任务是AI难以完成的。此外,医疗行为涉及法律责任,AI无法承担医疗责任,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病情时,AI无法像医生那样凭借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别和诊断。

AI作为辅助工具的作用

尽管无法取代医生,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DeepSeek作为辅助工具,向其寻求健康信息和治疗方案。一些医生反映,近期拿着DeepSeek的问询结果前来讨论病情的患者明显增多。例如,一位心理医生提到,有患者开始向DeepSeek进行心理咨询,但得到的只是浅层的情感回应。在全球范围内,求助AI已经成为许多人处理健康问题的常见选择。然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指出,虽然大语言模型如GPT-4、Gemini和Claude 3被广泛使用,但在准确性方面仍存在问题。

AI医疗建议的局限性

面对AI提供的医疗信息,普通公众往往难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容易在质疑与信任之间摇摆不定。因此,国家卫健委特别提醒公众,“AI医疗建议仅供参考,最终诊断应以医疗机构为准”,并表示将制定AI健康咨询规范。例如,当被问及“体检发现6毫米的肺部小结节该怎么办”时,DeepSeek的回答是“明确结节性质”“进一步检查”“制定随访计划”,并建议咨询相关专科医生。然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上海有哪些擅长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专家”时,DeepSeek列出的专家名单中,有两位专家的信息已不再准确。

赋能医生,提升医疗服务

AI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获取辅助信息,还在于拓展医生的能力,推动医疗领域的研发和服务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多家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利用AI技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六院”)近日宣布,在医院内网搭建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环境,用于提升医疗服务及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信息处处长俞磊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将在辅助诊断、提升医疗人员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精调DeepSeek模型,六院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智能分诊服务,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的医生。

AI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

DeepSeek还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担当“虚拟陪诊”,并在就诊后提醒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此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推出了“小红AI患者助理”,提供疾病宣教、产科指导、健康保健、患者导诊、专家介绍、医院导航等服务。瑞金医院携手华为发布了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覆盖90%的癌种,支持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相继部署了DeepSeek。在北京,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诞生,旨在辅助疑难罕见病的诊疗。

结论

综上所述,AI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并不是为了取代医生,而是为了使医生的诊断更加精确、快速,使患者的就诊过程更加优化、便捷。医生的价值无法被取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生命的温度是无法被计算和替代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