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校引入“定制版”DeepSeek,一场关于教育的深刻变革悄然展开。自2025年初以来,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纷纷启动DeepSeek的应用实践。这些学校不仅本地化部署了“满血版”DeepSeek,还探索了其在教学、科研及校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具有更高的隐私性和运行速度,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保护敏感信息,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据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介绍,DeepSeek的开源特性使其成为一款免费且易于普及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与学校的现有系统无缝对接,从而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满血版”DeepSeek:强大的知识引擎
被称为“满血版”的DeepSeek R1,拥有671B参数规模,堪称校园内的“超级大脑”。它不仅具备广泛的知识覆盖面,还在特定领域的深度上达到了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水平。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DeepSeek R1还提供了从1.5B到70B参数规模不等的“蒸馏版”模型。
校园AI助手:无所不在的支持
DeepSeek在高校的应用场景极为丰富。例如,浙江大学推出的“浙大先生”平台,自2月14日起,已为师生提供了涵盖教学、科研、生活等多个方面的服务。该平台不仅支持文字对话与图像、视频生成,还能在音乐创作等领域发挥创意。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的e问e答服务平台则专注于解决校内服务咨询问题,并支持校园办公自动化等多种应用。
教学与科研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方面,DeepSeek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可以作为学生的私人导师,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辅导;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备课助手,帮助准备课程材料和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利用DeepSeek为近万门课程提供支持,涵盖了学业规划、知识问答、论文润色等功能。
保持独立思考:AI时代的挑战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如何确保学生在使用DeepSeek时保持独立思考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余胜泉指出,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AI作为认知辅助工具,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它获取现成答案。他强调,应该鼓励学生将AI生成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思维链条中,形成内外部认知的有机结合。
师生互动:无可替代的价值
尽管AI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它无法取代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正如台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童彦婷所说,AI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设计作业,但在创意构思和最终优化阶段,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支持。这种充满情感的互动,是AI无法复制的独特价值。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