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养老与健康发展:专家热议科技适老与法规建设
人工智能(AI)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养老和教育领域。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将探讨AI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陪伴型机器人或将在三年内走进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指出,当前AI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但仍然存在数据孤岛、数字鸿沟及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为了使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他建议加快科技适老体系的建设,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共享“AI红利”。刘庆峰预测,未来三年左右,陪伴型机器人可能会逐渐普及并进入普通家庭;而能够帮助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的机器人,则预计会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家庭化应用。这不仅会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将催生一个规模达万亿元的新产业。
加强AI教育投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
除了关注老年人群体外,刘庆峰还强调了AI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AI+教育”项目,并且要建立完善的AI人才培养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增加AI通识课程,更新教学大纲以包含最新的AI技能要求,以及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具备扎实AI知识基础的年轻人,为国家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雷军呼吁立法整治“AI换脸拟声”乱象
随着AI技术的进步,“AI换脸拟声”现象日益普遍,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深切担忧,并强烈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此外,雷军还提交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改进建议等多项议案,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他认为,现行的绿色车牌虽然美观,但在实际使用中与车辆外观搭配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趋势。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