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AIGC技术引领影视创作新潮流
12月6日,快手将正式推出“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这是中国首个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导演共创项目,由快手自主研发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可灵AI”携手九位知名导演共同发起。这些导演包括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和王卯卯。该计划旨在探索新技术在影视创作和制作中的应用边界,展示AIGC技术如何深度参与影视内容生产。
多元题材短片展现AIGC潜力
在计划启动当天,官方发布了九部AIGC电影短片的预告片,这些作品涵盖了奇幻、志怪、亲情、动画等多种题材,每部短片均由可灵AI全程生成,导演们完全依赖视频生成大模型进行创作。这种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不仅展示了AIGC技术的强大能力,也为未来的影视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AIGC技术推动影视产业升级
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AIGC技术正逐渐改变影视行业的生产流程。自今年6月发布以来,可灵AI已经服务了超过500万用户,生成了5100万个视频和1.5亿张图片。其中,《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作为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短剧,上线仅15天就实现了5集正片播放量超过5200万,全网话题曝光量超过4.3亿,充分证明了AIGC技术的巨大潜力。
导演们分享创作体验
参与“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导演们纷纷表示,这次合作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创作体验。董润年选择了从未涉足的奇幻题材,他表示:“AI的逻辑与我的想象不同,这让我敢于尝试未曾表达过的故事,感觉像是与AI合作而非单纯使用工具。” 张吃鱼则从科幻小说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一部以重庆为背景的科幻短片《最后的防线》,其中一些镜头的实现效率远超传统方法。
技术创新解决行业痛点
贾樟柯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人物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人物脸部特征难以保持。为此,可灵AI推出了视频人脸训练模型功能,只需少量素材即可训练出稳定的人脸模型,解决了这一难题。此外,贾樟柯还利用了可灵AI的“对口型”功能,让机器人角色说起了方言,成功实现了人物对白的真实感。
未来展望:AIGC助力影视工业化
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可灵AI将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致力于成为影视行业的基础设施。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一至两年内,AIGC技术将在影视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影视工业级的生产工具。李少红认为,AI不仅是工具,更是激发创意的伙伴,她希望通过此次实验找到人类创作者与AI技术共存的最佳方式。
总结
“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不仅展示了AIGC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巨大潜力,还为未来的影视工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AI共创将成为新的创作形式,推动影视行业迈向更高的水平。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