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接入DeepSeek:流量争夺战背后的策略与影响

AI头条5天前发布 WriteRanger
7.4K 0

微信在最近的周末开始了对DeepSeek的灰度测试,部分用户可以在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入口找到新增的“AI搜索”选项,进入后即可体验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腾讯旗下多款产品如腾讯文档、QQ音乐、腾讯云AI代码助手和腾讯元宝也在逐步接入DeepSeek。此外,国内外许多云计算头部厂商、手机制造商、汽车企业和各类互联网平台也纷纷加入了这一潮流,形成了“凡产品必配DeepSeek”的局面。微信作为国内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超级App,此次参与其中,究竟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

微信的战略布局

微信以其庞大的社交、支付、内容分发和搜索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流量闭环。PingCAP副总裁刘松指出,DeepSeek不仅具备强大的推理能力,还因开源特性而易于部署,这对个人和企业极具吸引力。微信此次快速接入DeepSeek,显然是为了抓住用户对AI需求增长带来的流量红利。DeepSeek将深度推理与搜索相结合,被视为“王炸组合”,而微信自身的内容+用户+搜索生态为这种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有望创造巨大的用户价值。

微信内部决策的可能原因

对于一贯以谨慎著称的微信而言,此次迅速接纳DeepSeek显得尤为特别。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张小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二是由于时间紧迫,该功能作为早期灰度测试并未经过张小龙的审批流程。此外,DeepSeek的接入赋予了微信面向消费者端的“轻量级RAG(检索增强生成)”能力,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上传文档、图片等信息,构建专属的知识库,极大地提升了业务价值。

硬件投资与用户承载

根据供应链消息,腾讯近期追加了10-20万张H20显卡用于支持微信版DeepSeek。每张H20可以支持500个DeepSeek满血版用户的同时使用,这意味着10-20万张H20可以支持5000万至1亿用户的同时在线,足以满足微信首批DeepSeek用户的用量需求。H20的成本约为1万美金,对应的集群成本为1.5万美金,假设10-20万张显卡的总投资接近20亿美元。按AWS最新折旧规定,GPU使用寿命为5年,每年折旧成本约为4亿美元。尽管如此,DeepSeek使得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大型企业能够承担试错风险而不影响主营业务。

流量优先于利润

尽管DeepSeek开源,但推理过程仍需消耗大量计算资源。当用户数量激增时,GPU云资源和后端成本将变得相当可观。业内专家估算,大型企业每天可能需要承担数以亿计的成本。然而,当前许多大型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开发者,而不是立即追求盈利。通过提供免费的优质服务,这些企业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用户留在平台上,从而在未来通过增值服务或平台生态实现变现。

未来商业模式展望

随着DeepSeek驱动的应用逐渐普及,云服务商和大模型供应商将迎来新的变现窗口。例如,某些行业中的AI应用可以向C端用户提供付费订阅服务,开发者从中获得收入后再将部分费用支付给云计算厂商或算力提供商。预计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可行的商业模式。总之,DeepSeek的广泛应用正在推动整个应用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更加依赖于数据主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