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内部权力斗争引发的高层离职潮继续发酵,前CTO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正式宣布成立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这家新兴企业吸引了21位原OpenAI员工加盟,其中包括多位来自北大、同济和复旦的顶尖校友。团队将致力于推动AI系统的定制化及多模态能力的发展。
翁荔:从OpenAI到新创公司的关键角色
作为新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翁荔拥有丰富的AI研究经验。她不仅参与了ChatGPT的研发,还提出了著名的“Agent=大模型+记忆+主动规划+工具使用”的公式。翁荔的个人博客LilLog因其深入浅出的技术讲解而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此次加入Thinking Machines Lab,翁荔将继续引领AI安全领域的创新。
豪华团队阵容:汇聚行业精英
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团队成员大多来自谷歌、Meta等知名科技公司,并且多人参与了ChatGPT、Llama等热门AI项目的开发。除了翁荔外,还有三位华人加入:Stephen Chen专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刘瀛海在Llama 2的推理部分有着重要贡献;Randall Lin则因在OpenAI期间负责ChatGPT的相关工作而备受瞩目。
三大核心方向:模型智能、基础设施与多模态能力
Murati表示,Thinking Machines Lab将聚焦于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提高模型的智能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二是构建高质量的基础架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三是发展先进的多模态技术,增强AI系统处理多种数据类型的能力。通过这些努力,Thinking Machines Lab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易用且功能强大的AI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华人力量崛起与AI产业变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到顶级AI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他们在国际AI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无论是Grok 3的发布还是Thinking Machines Lab的成立,都标志着华人正成为推动全球AI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快速实现AI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将是各大AI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