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越少越愿意使用AI:揭秘“低认知-高接受度”现象

AI头条4周前发布 Lexi
4.2K 0

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对人工智能(AI)了解越少的人,反而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项技术。这一研究发表在《营销学期刊》上,探讨了不同群体对AI的认知与接受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低认知-高接受度”关联的概念。

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27个国家的数据,发现AI平均认知度较低的国家,其民众对AI的接受度反而更高。同样的现象在美国大学生中也有所体现,对AI了解较少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AI工具完成学术任务。

神秘感驱动高接受度

研究指出,当AI表现出类似人类的能力,如创作艺术品、撰写感人回应或演奏乐器时,它会给人一种近乎神奇的感觉。这种神秘感使得对AI了解较少的人更愿意使用AI工具。相反,对AI有更多技术知识的人则更加理性,他们了解算法、训练数据和计算模型的运作机制,因此AI对他们来说不再神秘。

不同任务中的接受度差异

研究还发现,“低认知-高接受度”关联在涉及人类特质的任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提供情感支持或咨询。对于这类任务,对AI了解较少的人更愿意使用AI工具。而在分析测试结果等非情感类任务中,AI认知度较高的人则更倾向于接受这些应用,因为他们更关注AI的效率而非其“神奇”特质。

认知与接受度的矛盾

尽管对AI认知度较低的人更有可能认为AI能力较弱、不够道德甚至有些可怕,但他们仍然对AI持开放态度。这种开放态度似乎源于他们对AI所能做的事情的好奇和惊叹,尽管他们也意识到潜在的缺点。

政策与教育的挑战

这一发现给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AI认知水平的努力可能会无意中降低人们对AI的兴趣,因为它会使AI看起来不那么神奇。因此,在帮助人们理解AI的同时,如何保持他们对AI的开放态度,成为了一个微妙的平衡问题。

未来展望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AI的潜力,企业和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努力,把握这种平衡。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宣传,既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AI,又能激发他们对AI技术的热情和信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