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复古摄影:Midjourney生成的九十年代中国风情

AI头条2年前发布 xiaotongyan
2.5K 0

每年花费200美元,重庆摄影师张海军利用Midjourney生成了一系列九十年代的婚礼和街头场景照片。这些作品虽然并非真实拍摄于那个年代,却以其高度逼真的效果吸引了众多目光。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正在借助人工智能工具重现中国的复古记忆。尽管这些图像偶尔会在细节上出现错误,如手指数量或汉字书写,但它们依然足够引人入胜,甚至能在社交媒体上迷惑不少观众。

张海军的创作灵感

张海军,1992年出生在重庆,成长于重庆钢铁公司附近,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大的钢铁厂之一。他回忆起童年时期目睹的工人形象,那些在休息时坐在地上抽烟、眼神中充满故事的人们成为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通过Midjourney,他将这些回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并对最终成果感到惊讶。他提到:“AI生成的人物眼神和服饰细节与我的记忆惊人地一致。”

技术与成本

为了制作这些复古照片,张海军每年支付超过200美元给Midjourney平台。他首先用中文撰写描述性的提示词,再借助翻译工具转换成英文输入系统中,经过大约20分钟的调整,最终获得满意的效果。

其他艺术家的尝试

不仅是张海军,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家也在探索这一领域。比如UI设计师兼摄影师王金,她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法国艺术家托马斯·索文的“北京银矿”项目——该项目拯救了大量拍摄于1985年的废弃彩色照片底片。王金使用Midjourney创作了八九十年代中国生活的场景,其中一张描绘了情侣在西湖边共享快餐的画面,虽然麦当劳标志意外地出现在传统建筑立柱上,但这并未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反而赢得了近9000次点赞。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随着Midjourney在3月中旬发布的第五代更新,AI生成图像的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新版解决了之前版本中存在的手部处理不当等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模拟不同摄影风格。此外,新版本还减少了对亚洲人面部特征的刻板化表现,使得生成的人物更加自然。

版权与伦理问题

然而,随着这些AI生成图像的流行,关于知识产权和伦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人担心这些工具可能会未经授权地模仿特定艺术家的风格,从而引发争议。政策研究员Rui Zhong指出:“这些工具利用摄影师的数据进行创作,而这些摄影师可能并不支持这种做法。”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一些插画师开始警惕并揭露那些未正确标注来源的AI生成图片。

复古照片的价值

对于历史照片收藏家仝冰雪而言,真正的历史照片具有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他说:“历史照片不仅能展示主体本身,还能捕捉到背景中的细微之处,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记录。”相比之下,AI生成的复古照片更多地是为了视觉享受,缺乏实物存在的意义和时间沉淀的故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