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催生了新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各地积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在四川成都的一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个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机械臂能够自主识别并分类物品,双轮足机器人正在进行攀爬楼梯的训练,这些测试场景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样性和潜力。春节以来,该企业的研发工作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状态,丰富的测试环境使得他们可以全力投入研发,并迅速推出新产品。
成都科创生态岛:技术创新的验证中心
位于成都的科创生态岛自投运一年多以来,已经吸引了近一千家科技创新企业入驻。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到机器人自动为访客制作拉花咖啡,这座“岛”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技术验证中心。目前,成都在建有60多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创新平台,预计2024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9%,而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300亿元的产业规模。
全国多地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不仅成都,全国其他地区也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例如,广东东莞市春节后发布的首份文件即旨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发展。河南省则计划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产业升级。焦作的一家新材料企业最近引入了安全生产大模型,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各地发挥核心优势,推动AI技术落地
上海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深化AI应用;重庆正在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青海省则致力于打造绿色算力产业。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资源优势,各地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