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AI头条6个月前发布 xiaotongyan
5.1K 0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和416位重要嘉宾,共同探讨AI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本次大会展示了600余件创新产品,其中包括27款引人注目的人形机器人,数量较去年增加了三倍。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先进的技术,还呈现了多种应用场景,如跳舞、演奏音乐、整理衣物等,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人形机器人的展示亮点

在众多展品中,“天工1.2 MAX”尤为引人瞩目。这款由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3厘米,体重60公斤,具备出色的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在大会开幕式上,“天工1.2 MAX”展示了其抱起大会徽章并将其准确放置到启动台上的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外,“天工”还展示了在跑步机上奔跑的能力,能够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进行高自由度的复杂运动。

技术创新与应用

优必选科技展示了其工业版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已经在多家汽车制造商中得到应用,能够检测汽车轮胎并在屏幕上显示检测结果。Walker S还能够构建3D语义地图,实现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导航与避障。星尘智能的新一代AI机器人助理Astribot S1则展示了其在书法、咏春拳等技艺上的高超表现,其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思考和劳动。

商业化进展与挑战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商业化进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大部分机器人仍停留在展示阶段,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技术瓶颈。例如,许多机器人只能完成简单的动作,如走10米或原地摆臂,难以实现复杂的任务。此外,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和商业落地也尚未实现,通用性和泛化性不足。一些机器人甚至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掉零件”的现象,暴露出技术和工艺上的问题。

市场前景与投资趋势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投融资案例从37起增加到103起,投资金额从19.83亿元增长至97.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8.8%。2024年1月至7月,行业共发生了78起投融资案例,投融资金额达53.62亿元,预计全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Statista的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AI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90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超过350亿美元。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为了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的安全有效供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纷纷建立了创新中心,整合产业链,搭建开源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尽管如此,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技术积累,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结语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不仅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最新技术成果,也揭示了产业面临的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然而,如何克服当前的技术瓶颈和商业化难题,仍然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