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十大热门国产AI大模型深度解析
2024年,AI技术在硬件和软件领域的广泛应用,标志着这一年的科技创新达到了新的高度。AI不仅在手机、PC、家电、汽车、清洁设备、家居、耳机、相机和存储等行业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还通过文小言、豆包等原生AI应用,彻底改变了搜索、输入法、浏览器、支付、办公软件和电商等领域。AI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魔法棒”,而这仅仅是开始。12月,雷科技年度专题隆重推出,其中“聚焦2024”将梳理2024年科技产业的重要公司、产品、技术和人物,而“展望2025”则揭示2025年值得期待的技术和产品,致敬创新,记录时代,启迪未来。
文心一言:国产AI大模型的领航者
当ChatGPT崭露头角时,许多人认为通用AI大模型不过是搜索引擎的变种。作为国内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并于2023年3月16日正式发布了AI大模型文心一言,引领了国内AI行业的潮流。经过多次迭代,文心大模型已推出多个版本,包括文心大模型3.5、4.0及4.0 Turbo,并引入了工具版。如今,文心大模型已支持多种模态的输入和输出,成为提高办公效率的强大工具。文心4.0大模型现已提供收费服务,而文心3.5仍免费供用户使用。
智谱清言:清华学术背景的双端发力
智谱清言是一款兼具B端和C端功能的AI大模型,拥有清华大学的学术支持。它提供了AI搜索、AI绘图、PPT生成、视频生成、长文档解读、数据分析等功能,尤其适合办公场景。虽然智谱清言的资源有限,但它在B端市场表现出色,今年前三季度中标大项目达22个,追平了讯飞星火和百度文心一言。智谱清言应集中资源,主攻B端市场,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扩展至C端。
豆包:多功能且免费的AI大模型
豆包是小雷及其同事和朋友最常用的AI大模型之一。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旗下还有即梦、海绵音乐、星绘等大模型,分别专注于视频生成、音乐生成和图片生成。豆包在文字和绘图方面的表现尤为出色,特别是在图片区域重绘和扩图功能上,生成的图片清晰度领先其他大模型。此外,豆包免费提供各种功能,包括PPT制作、代码编写、礼物挑选、饮食推荐等。
讯飞星火:B端市场的佼佼者
科大讯飞在国内B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其推出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工业和科研等领域。最新发布的讯飞星火4.0 Turbo声称在七大核心能力上超越GPT-4 Turbo。讯飞星火不仅支持AI搜索、PPT生成、图像生成和内容写作等功能,还提供了丰富的智能体,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和婚礼策划等方面。未来,讯飞星火有望进一步拓展C端市场。
有道子曰:专注于翻译的专业化大模型
有道推出的子曰大模型专注于翻译场景,升级了口语对话、教育场景下的知识问答和文字处理能力。它能够更智能、精准地翻译内容,解决了专业名词翻译不准确的问题。此外,有道还引入了AI写作、AI PPT、AI口语陪练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子曰大模型凭借其专业化的翻译功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Kimi:文字生成领域的佼佼者
Kimi是由月之暗面开发的文字生成大模型,虽然资源有限,但在文字内容和思维导图方面表现出色。根据点点数据,Kimi在全球AI APP下载量中排名第四,国内周访问量达760万。Kimi的文件解析能力和多语言对话功能使其成为文字工作者的首选。最近,月之暗面还推出了视觉思考模型k1,增强了Kimi的数理化基础科学思考能力。
快手可灵:视频生成的领军者
快手旗下的AI团队开发的可灵大模型在视频生成领域表现出色。它不仅支持文生视频,还具备图生视频功能,允许用户筛选不希望呈现的内容。此外,可灵还提供文生图和AI试衣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上传衣服和模特生成试穿效果。未来,可灵还将推出视频剪辑功能,助力用户创作视频。
华为盘古:面向B端的专业大模型
华为开发的盘古大模型完全面向B端,应用范围涵盖交通、工业、建筑、媒体、气象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它支持十亿级到万亿级参数的大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处理复杂任务。盘古大模型避免了通用大模型的数据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义千问:低调的全能大模型
阿里巴巴推出的通义千问虽然低调,但功能齐全,提供生活、工作、绘图、职场相关的智能体,并支持扩图功能。通义灵码专用于代码编写,可以付费解锁高级功能。通义千问的存在主要服务于阿里云智能业务,未来将随着AI算力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腾讯元宝:起步阶段的潜力股
腾讯元宝的功能与其它大模型相似,但提供的智能体较少,界面也较为简陋。然而,它继承了腾讯的社交基因,智能体多以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为原型。此外,腾讯元宝还加入了最新的混元文生视频大模型,虽然目前与可灵、即梦等产品存在差距,但未来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总结:AI大模型收费成趋势
国内AI行业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明确了发展方向,即由虚向实,提供专业化的智能体,如文档分析、PPT生成、视频制作和代码编写等。许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提供付费服务,如文心一言、智谱清言、有道子曰和可灵等。未来,更多的AI大模型将逐步走向收费模式,以应对高昂的训练和推理成本。AI大模型将越来越强大,但免费功能将逐渐减少。用户期待本地化大模型的出现,以减少云端算力需求,但短期内这一愿望恐难实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