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如何引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政策、创新与应用场景

AI头条3天前发布 WriteRanger
7.8K 0

深圳正积极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先锋城市。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林毅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圳凭借其作为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产业集聚成就“梦之队”

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创新环境,孕育了一批卓越的人工智能企业。例如,汉阳科技的庭院扫雪机器人在欧美市场广受欢迎;腾讯混元、华为盘古的大模型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声、元象等公司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如机器视觉、AI制药、智能语音、3D视觉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外,深圳还有多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榜单,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生态闭环实现“当日达”

深圳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大市和数字经济高地,已经构建了从底层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这不仅加快了产品迭代的速度,也为创业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市场先机。例如,汇川技术在国内伺服市场占据首位,杉川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的前三甲,鑫精诚则在机器人力传感器市场名列前茅。这些优势使得深圳的产业生态圈能够实现“当日达”,即上午下单的零部件当天下午即可完成制作并送达。

场景创新开辟“新赛道”

深圳在多个领域展示了其强大的场景创新能力。思谋科技开发了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为众多行业头部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深圳举办的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大赛中,展示了超过80种清扫应用场景。此外,生活服务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广泛,涵盖了家庭清洁、咖啡调酒、农业作业等多个方面。而在政务服务领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获得了最高法院的认可。

要素聚合激发“新动能”

深圳通过建立AI教育联盟、人工智能学院以及与华为合作建设的未来技术学院等措施,确保了产业人才的持续供应。鹏城实验室和鹏城云脑II、III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深圳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深圳还规划建设了多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设立了多个创新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空间和丰富的创新资源。此外,深圳计划设立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以支持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

机制迭代释放“生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深圳将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例如,企业可以获得高达1000万元的“训力券”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支持。深圳还将开放更多应用场景,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100个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加速技术和产品的迭代。此外,深圳将重点攻克大模型、运动控制、跨模态实时交互等关键技术,同时突破精密减速器、关节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全面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实力。

未来展望

深圳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场景开放、健全创新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林毅强调,深圳将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