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025: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
文章强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我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影响。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加快落实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热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我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生产力跃升的关键资源。
发展人工智能是筑牢强国根基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是各国竞争的战略高地。谁能在这场竞赛中抢占先机,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不仅是为了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战略选择。
发展人工智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它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制造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同时,人工智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居等,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在新时代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发展人工智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途径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多个领域,为解决民生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帮助医生做出更科学的治疗决策,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在教育领域,个性化学习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了教育公平,培养了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了交通流量,缓解了拥堵,提升了出行效率,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使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人工智能是开启智能时代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飞跃。它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理解,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加速演进,为解决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引领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从科学家推动转向了研发应用推动。自2018年以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基础理论突破、信息环境支撑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呈现出加速突破和应用驱动的新趋势,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开启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新篇章,引发了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大模型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预训练成本不断下降,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激发了其赋能产业转型的巨大潜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引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同时,多模态融合技术逐渐兴起,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模态进行融合处理,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能力边界。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应用的驱动下,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各行业对智能化升级的需求极为强烈,无论是智能汽车领域的辅助驾驶、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还是医疗行业的辅助诊断等,人工智能都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促使相关投入不断增加。在投融资方面,大模型领域拉动了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的上升。在全球融资紧缩的背景下,受益于大模型的发展和企业融资的带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持续上升。大模型技术的突破、算力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多场景渗透成为主要驱动力。在产业应用方面,工业质检、城市治理、医疗影像等垂直领域的智能化渗透率稳步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催生了数字内容生产和智能客服等千亿级新市场。随着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一方面,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日益频繁,共同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各国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例如,美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强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欧盟发布相关战略,致力于提升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深入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和布局,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布局,智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这些成就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策支持、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仍然面临理论创新、算力资源和人才发展的挑战。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应用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与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创新
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赋予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智慧大脑”,能够实现网络的智能优化和高效管理,极大提升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也提升了用户体验。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支持,加速了远程医疗、智能驾驶、无人机编组等产业的创新发展。因此,人工智能与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催生新兴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领经济社会迈向智能化的美好未来。
先进人工智能算力的重要性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以及进行复杂计算的基础支撑,是解锁数据要素价值的钥匙。其作用贯穿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智能化产业升级和社会治理的全链条。作为资源型要素,先进算力的获取需要依靠新型算力基础设施。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我国算力资源形成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的核心布局。未来,先进的人工智能算力将成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支撑。
大模型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大模型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范式,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众多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纷纷投身大模型研发,不断探索创新的模型架构、训练算法和优化策略,呈现“百模竞争”的局面。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大模型在模型架构稀疏化、并行框架自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有效提升了模型训练效率和性能表现,降低了训练和运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应用门槛,加速了大模型向更高效、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未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数据处理需求不断涌现,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将不断创新,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人工智能开源共享的意义
DeepSeek大模型的全球火爆不仅因为其优化算法架构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还在于它打破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传统范式,对模型进行了开源,为开发者提供了广泛的二次开发可能性,推动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大众化。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的开源开放能够打破技术和行业间的壁垒,激发开发者的创新活力。大量应用接入开源大模型可以降低应用门槛,拓展业务需求边界,实现降本增效,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为传统企业注入新的生机,催生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此外,人工智能开源共享能够提高技术透明度和可解释性,有利于推动技术标准化,形成公平健康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全面推进我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以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重要战略抓手,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协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大模型、计算机视觉、人机协同、自主无人系统等方面,主攻关键核心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增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面向行业应用的人工智能软硬件协同开发等短板技术上抓紧布局,强化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探索可重构、存算一体、超规格高算力智能芯片等新型架构芯片,建设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创新平台,夯实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生态底层基础。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成为与电力、水利同等重要的关键生产力。应加快推动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算力设施国产化率。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强化网络通信支撑,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云、网、算等资源融为一体,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形成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统一算力大市场,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普惠算力。
构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体系
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环境营造等多维度发力,吸引各方力量积极投身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创新体系建设,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新机遇。一方面,以开源大模型为重要抓手,加大对开源大模型研发的政策支持,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让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得以广泛传播和高效转化。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提升技术创新研发实力和基础软硬件开放共享服务能力,鼓励各类通用软件和技术的开源开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创新发展。
以需求为牵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渗透性极强的颠覆性技术,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需求为牵引,坚持创新驱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一个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的全链式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助推千行百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拓展人工智能在移动通信、智能驾驶、辅助医疗、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活跃创新、包容多元、健康完善的产业生态。
强化多层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制定,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高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国际标准化水平。加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或举办人工智能国际大赛,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建立平等互惠的产业国际合作联盟,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构建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针对数据安全、算法歧视、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加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伦理风险研判,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控。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的敏捷治理体系,保持政策灵活性,留足制度发展空间,以保障技术的长远健康发展。开展风险防范技术研究,以技术监管技术。针对大模型基础原理、风险控制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积极参与和引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进程,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安全、公平、有序发展。
结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