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AI机器人Iron:1米8拟人形态助力智能工厂
2024年11月6日,在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了其最新的AI机器人Iron。这款机器人不仅在外形上达到了1:1的拟人形态,更在功能和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Iron已经进入了小鹏广州工厂,开始承担实际生产任务,标志着小鹏在AI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拟人形态设计背后
为什么选择拟人形态?何小鹏解释说,从科研角度看,机器人可以不必像人,但在规模量产时,为了提高用户的接受度和社会认可度,拟人化设计是必要的。Iron拥有178厘米的身高和70公斤的体重,具备62个自由度,几乎完全复刻了真人的比例和结构。小鹏团队在设计中特别注重模拟人的心脏、肌肉、脊椎、大脑、小脑、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的功能,使Iron更接近人类的生理特征。
灵活的手部设计
手部设计是Iron的一大亮点。Iron的手部具有15个可动自由度,支持触觉反馈,并配备了新一代直线执行器和微型手指关节,扭矩密度较上一代提升了20%。基于小鹏的端到端大模型和强化学习技术,Iron的手部灵活性得到了极大提升,能够处理各种精细任务。何小鹏表示,手在大多数场景中比脚更为重要,因此Iron的手部设计尤为关键。
自然的行走方式
Iron的行走方式也更加自然流畅。相比之前的版本,Iron不再依赖小碎步或生硬的动作,而是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更加拟人化的行走姿态。何小鹏强调,机器人不仅要在外观上拟人,更要在行走能力和五感能力上与人类相似,最终实现像驾驶汽车一样的行走体验。
强大的计算平台
Iron搭载了小鹏自主研发的图灵AI芯片和天玑AIOS操作系统。图灵芯片专为AI大模型定制,能够实现100%的算力利用率,适用于AI机器人、AI汽车和飞行汽车等多种应用场景。由于机器人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模型训练,Iron使用了更多的图灵芯片以确保高效运行。天玑AIOS则驱动Iron的智能化,使其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先进的视觉系统
Iron还配备了小鹏即将发布的P7+汽车上的AI鹰眼视觉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够360度全方位查看周围环境,还能720度感知立体空间,提供更全面的视野。与人类的眼睛类似,AI鹰眼系统帮助Iron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确保安全高效的作业。此外,Iron并不依赖激光雷达,进一步简化了设计。
实际应用与未来展望
Iron已经在小鹏广州工厂的部分生产线上投入使用,承担了如拧螺丝、整理杂物等任务。未来,小鹏计划让Iron进入更多工作岗位,并有望将其引入销售门店,与车主和客户进行互动。何小鹏认为,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上有很强的同源性,未来机器人将成为一种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能力的出行工具。
持续投入与挑战
何小鹏坦言,机器人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最初进入汽车行业时,他以为100亿元足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投入不断增加。对于机器人项目,他认为更大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AI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器人研发的成本远超预期。尽管如此,小鹏依然坚定地走在AI技术的前沿,不断探索和创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