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模型行业回顾:融资困境、业务挑战与未来展望

AI头条2个月前发布 TextTitan
5K 0

2024年对于大模型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与变化的一年。上半年,六小虎们还在选择发展方向,下半年则被迫适应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一位2024年投资六小虎的投资人表示,上半年融资情况一片火热,明星公司Kimi不仅不对所有投资者开放尽职调查,还设置了特殊的投资机制。然而,下半年,这些公司在投资市场和AI行业的口碑急剧下滑,除了国有资本外,几乎没有潜在买家。

融资难题与国际化资本支持

2024年下半年,六小虎中的部分公司试图寻求国际资本的支持,但未能取得成功。除了融资困难外,业务拓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上半年,这些公司还在犹豫是否进入C端或B端市场,以及是否应专注于国内市场或进军国际市场。到了下半年,国内C端用户忠诚度低,B端市场利润难以获取,至少有三家六小虎认真考虑过海外市场。然而,近期一家明星大模型公司裁撤了北美团队,MiniMax的海外产品Talkie也从美区App Store消失。

大模型公司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以通用助手为代表的To C模式不再是初创企业的乐园。以Kimi为例,其原本目标是日活跃用户达到1000万,但目前仅完成了约三分之一。相比之下,豆包APP凭借强大的流量渠道掌控力,在2024年11月的月活跃用户接近6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900万,成为国内通用助手的领头羊。

大厂在To B市场同样占据了重要位置。海外大模型公司通过出售API获得了可观收益,如OpenAI预计2024年通过API赚得5亿美元。国内方面,DeepSeek和字节率先掀起降价潮,限制了API的价格空间。字节跳动的豆包通用模型pro-32k版推理输入价格仅为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均价低99.3%。

商业模式的探索与竞争

在商业模式方面,除了提供API和To C产品外,服务大型企业的私有化部署也成为一大趋势。然而,这一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频发。百川和零一等初创公司也开始涉足此领域,但利润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面对巨头的全面进攻,初创公司不得不调整业务方向。10月,六小虎中有多家公司放弃了预训练模型的研发,转向特定领域的垂直应用。尽管这可能影响其估值,但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技术发展的瓶颈与未来展望

2024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Scaling Law逐渐失效,模型参数量的增加不再带来显著性能提升。OpenAI和Anthropic尝试通过强化学习提升模型推理能力,推出了o1和o3等推理模型,但这些模型的应用场景仍然有限。

2025年,随着基础大模型的早期套利空间结束,更多的创业者将专注于AI应用的开发。近期,多个AI应用项目迅速获得了大额融资,显示出资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然而,真正的Killer App尚未出现,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结语

2024年,大模型行业经历了融资困境、业务挑战和技术瓶颈。展望2025年,虽然基础大模型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AI应用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业者们需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迎接未来的挑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