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海如何成为最懂开发者的城市

AI头条5天前发布 Teller
2.1K 0

2025年2月22日,蛇年的首个技术盛会——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拉开帷幕。GDC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旗下的重要品牌,自2023年起独立运作,首次提出“社区的社区”理念,致力于服务全球开发者。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指出,去年GDC吸引了超过3.56万名线下参会者,今年参会的海内外开发者社区数量从首届的20家增长至超过百家。

上海的开发者生态

上海正努力打造“最懂开发者的城市”,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氛围,培育繁荣的开发者生态系统。商汤科技董事长徐立在2023年GDC上敏锐地捕捉到了AI发展的趋势,认为AI将成为生产“生产力工具”的工具,开启软件开发的新范式,即80%的工作由机器完成,20%由人类负责。

商汤科技的创新成果

基于这一理念,商汤科技加速开发了一款基于大模型的软件研发助手——“商汤科技·代码小浣熊”。这款产品不仅将开发者的编码效率提升了50%,还为企业级研发提高了超过30%的效率。如今,“代码小浣熊”已经拥有千万级别的个人和企业用户。许多开发者对其反馈积极,例如零跑汽车利用该工具实现了智能座舱的快速迭代,新增了多项人性化功能。

MiniMax的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MiniMax也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上个月,MiniMax发布了新一代01系列模型,并将其开源。该系列模型采用了大规模线性注意力机制,有效解决了Transformer传统架构中的记忆瓶颈问题,使得token长度增加后的算力消耗呈线性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性价比。公司副总裁刘华表示,此次开源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展示,也是对上海开发者生态的信任。

CSDN的数据支持

CSDN作为一个拥有4800万注册用户的全球知名IT社区,其数据显示,上海地区的开发者数量高达518万,去年新增43万人。这种高密度和易得性的创新人才环境,推动了许多“卷王”的诞生。例如,阶跃星辰公司在短短10个月内连续发布了11个模型,被誉为“多模态卷王”。该公司员工中,算法专家占比高达80%,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关键。

吸引资源汇聚上海

为了满足开发者的需求,更多资源纷纷投向上海。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钟俊浩提到,美国阿帕奇基金会选择在上海孵化一个开源分布式分析型数据仓库项目。此外,多家非Transformer架构模型公司、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企业和研究机构也相继落户上海。

政策支持与算力保障

上海市政府在政策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应对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庞大算力,上海早在2023年就提出了10万卡以上的超大规模智算算力投入计划。根据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今年上海市的智算规模预计将突破10万P。此外,上海还推出了“算力补贴券”,为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提供最高100%的算力补贴。

高质量语料数据集

除了算力,高质量的语料数据集也是决定模型能力上限的重要因素。去年3月,全国首家人工智能语料公司“库帕思”在上海成立,专注于低成本、高质量的语料标注加工。目前,库帕思的成品语料总容量已达260T,并在合成数据和思维链数据方面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资金与开源开放

资金方面,上海设立了人工智能母基金、国家大基金和生态基金,总规模接近千亿元。同时,上海积极推动开源开放,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启用,首期已部署超过百台异构机器人,为开发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提供支持。

未来展望

去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8%,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目标。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了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发展格局,吸引了大批创新企业和青年才俊入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生态的不断完善,上海有望继续引领大模型领域的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