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锋:从数学神童到AI领域领军人物的传奇之路
1985年,梁文锋出生于广东湛江吴川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母均为小学语文教师,家庭环境虽无特殊背景,但梁文锋自小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小学六年级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被吴川一中破格录取,成为全校瞩目的“数学神童”。班主任回忆,梁文锋上课时专注度极高,尤其喜欢挑战难题,甚至总结出了独特的“三步归纳法”来梳理知识体系。
自学成才与名校之路
初中时期,梁文锋已经自学完成了高中数学课程,并在17岁时以湛江市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浙江大学,主修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期间,梁文锋不仅专注于学业,还涉足股票市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量化交易。2008年,他带领几位同学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交易系统,这一尝试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2015年,他创立的幻方量化基金成为中国私募量化投资领域的佼佼者,管理资产超过千亿元,并荣获行业最高荣誉——“金牛奖”。
进军通用人工智能
梁文锋并未止步于金融领域的成就。2023年,他正式宣布进军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成立了DeepSeek公司,立志打造中国的OpenAI。他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AI技术专家加入,共同致力于实现技术创新。梁文锋坚信,真正的创新应当公开透明,因此他坚持开源技术,认为“闭源形成的壁垒是暂时的,真正的创新不怕被超越”。2025年初,DeepSeek发布了R1模型,该模型以不到600万美元的成本实现了与耗资数亿美元的ChatGPT相当的性能,仅用2000块显卡就达成了美国巨头需要数十万块GPU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突破性成果引发全球关注,NVIDIA市值单日蒸发近6000亿美元,硅谷称之为“AI界的珍珠港事件”。
极客精神与本土人才培养
尽管管理着数百亿的资金,梁文锋依然保持着他最初的极客精神。他每天的生活围绕着“看论文、写代码、开研讨会”展开,办公室里常备行军床。公司团队中75%为90后,其中一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梁文锋坚持“不挖海归,只培养本土人才”,致力于推动中国AI技术的自主发展。春节期间,他回到家乡吴川,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被赞为“文锋回乡传佳绩,乡村振兴添动力”。然而,大年初一吃过团圆饭后,他又迅速返回工作岗位,继续追逐他的梦想。
打破技术封锁的使命
面对美国通过芯片禁令对中国AI发展的限制,梁文锋带领团队以“小米加步枪”式的创新精神,成功撕开了技术封锁。他在国务院座谈会上强调:“这代人的使命,就是把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清单。” 梁文锋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中国技术理想主义的极致样本”。他的传奇人生,或许才刚刚开始。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