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麦肯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报告指出,2030年至2060年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就业岗位被AI取代。这意味着50%的职业将面临变革。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仅改变了内容生产的模式,还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力提升方式。如今,一个超级个体可以创造出相当于10人以上的产出,远超传统996模式下的生产力。
2023年上半年,AIGC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GPT-4、百度文心一言、Microsoft Copilot到清华大学的ChatGLM-6B,短短几周内多项重要成果相继问世。这种快速迭代让许多从业者感到焦虑,同时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AIGC在各行业的应用实例
在营销领域,蓝色光标宣布All in AI战略,致力于成为生成式AI营销领导者。他们利用专有数据训练模型,构建数据分析、消费者洞察等多个方向的行业模型,打造出一系列生成式AI内容和创意工具矩阵。
设计行业中,洛可可集团通过AIGC实现了高效的产品设计方案生成。例如,一名设计师可以在两天内完成100个阿拉伯壶的设计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黑马天启则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其开发的天启大模型能够显著降低申报材料撰写的成本与时间。原本需要两周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天即可完成。
百度推出的“智能作文批改”功能,不仅能够准确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还能提供详细的评分和改进建议,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AIGC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机遇
金融领域中,彭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机构正积极探索AIGC的应用。比如,彭博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摩根士丹利借助AI提高财富管理服务效率;德意志银行则加强了风险控制能力。
教育方面,科大讯飞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AI口语助手——星火语伴APP,网易有道也在尝试AI个性化教学,而好未来则发布了自研数学大模型MathGPT。
游戏与电商行业同样受到AIGC的影响。前者可能因AI辅助设计减少人力需求,后者则可通过AI优化用户体验。
未来展望:AIGC将如何改变职场生态
尽管存在“失业潮”的担忧,但AIGC也为职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不仅会淘汰部分岗位,还会催生更多创新型工作机会。例如,AIGC赋能下的“超级个体”和“超级组织”将成为未来职场的新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AIGC的应用并非局限于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虽然难以参与基础层和大模型的研发,但在应用层面上仍有广阔空间。通过结合现有的大模型和技术,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AIGC产品和服务。
总之,AIGC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无论是提升工作效率还是创造全新商业模式,AIGC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和个人都需要积极拥抱变化,探索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