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3800亿巨额投资引领未来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EchoEcho
6.3K 0

2025年2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这一举措不仅刷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最大规模投资记录,也标志着国内AI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久前,DeepSeek这一现象级产品的发布引发了国内AI热潮,展示了AI产业的巨大潜力。

阿里的战略布局

阿里近年来对云和AI事业的重视显而易见。在技术战略层面,2023年起,阿里云明确了“公共云优先”的战略方向,减少了定制化项目订单,专注于标准化云服务,以提高毛利率。同时,阿里云通过支持高达10万卡量级的GPU集群规模,成为了国内少数能够承载大模型训练的企业之一,吸引了超过50%的国内大模型企业入驻其平台。

组织架构调整

2023年9月,吴泳铭接替张勇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并兼任阿里云CEO。作为技术出身的“十八罗汉”之一,吴泳铭致力于推动阿里云从规模导向转向技术导向,聚焦核心产品研发。为此,他主导成立了三个事业部: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混合云业务事业部和基础设施事业部,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减少内部资源分散。

应用层面的突破

阿里云将AI视为核心驱动力,2023年推出了千亿级参数的通义千问2.0大模型,显著提升了复杂指令理解和幻觉抵御能力,并接入了超过30款云产品。此外,阿里云还推出了AI开发平台“百炼”,支持开发者快速构建企业专属模型,5分钟内即可完成应用开发,推动了大模型生态的快速落地。

市场价格策略

在市场层面,2023年4月的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其中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2024年2月29日,阿里云再次宣布核心产品价格下调,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达55%,涉及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多个领域。这些降价措施进一步增强了阿里云的市场竞争力。

马云的回归与影响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马云与任正非、雷军、王传福等企业家一同亮相,这是马云多年来首次在高规格会议中露面。马云的回归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猜测这与阿里云此次大动作密切相关。毕竟,阿里云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马云的坚定支持和远见卓识。

云计算的起源与发展

2008年,马云决定进军云计算,邀请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王坚加入阿里担任首席架构师。尽管云计算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不被很多人看好,但马云坚信这是未来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研发,阿里云取得了显著成就。2012年,马云承诺每年投入10亿元,持续十年支持阿里云的发展。2013年,阿里云发布了飞天5K集群,成为全球首家对外提供5K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

云计算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AI产业的爆发,云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AI大模型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依赖云计算通过弹性调度全球数据中心资源提升效率。云计算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帮助企业高效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从而提升AI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随着AI向多模态、具身智能演进,云计算将进一步发展为“智能计算操作系统”,成为AI普惠化的核心底座。

未来的展望

阿里云在AI时代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不断加大投入,阿里云将继续巩固其在云计算和AI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可以预见,阿里云将在未来的AI时代占据重要的行业生态位,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