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罕见病AI大模型“协和·太初”助力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EchoEcho
8.3K 0

在国际罕见病日之际,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标志着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迈入了新的阶段。据统计,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这些疾病往往具有“诊断难、治疗难”的特点。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一局面正在逐步改变。

提高诊断效率,优化患者就诊路径

在北京协和医院,患者只需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输入症状或上传病历,AI大模型便能在几秒钟内提供初步的罕见病判断和医学建议。据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协和)虚拟人研究平台主任金晔介绍,该模型基于协和医院高质量的疑难罕见病病案、专家级的循证决策以及多学科推理逻辑,结合国内罕见病科研数据和教培数据库,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及早识别疾病,最大限度地优化就诊路径。

缩短治疗周期,赢得宝贵时间

AI技术不仅在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环节同样表现出色。例如,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患者借助AI技术迅速确定了治疗方案。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袁智勇透露,以往一个治疗计划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如今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多个方案,整个流程可以在两天内完成,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AI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某人工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联席董事长徐晨阳表示,通过学习专家模型,AI能够将三甲医院的放疗专家经验“复制”到县级医院,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这样一来,更多患者可以在当地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少了长途奔波就医的困扰。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医疗创新

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罕见病及其他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整个医疗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创新成果将惠及广大患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