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梁文锋:160人小团队如何颠覆全球AI行业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ScriptSage
7.6K 0

2025年2月27日,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到与梁文锋的一次对话,梁文锋透露DeepSeek仅有160名员工,却已经在全球AI领域崭露头角。这让在场的记者们感到震惊——这家公司竟能以如此精简的团队规模挑战全球AI巨头。

小团队,大能量

在全球AI行业中,尤其是美国硅谷,动辄数千人的工程师团队和亿级融资已成常态。然而,DeepSeek用实际行动证明,小团队同样能够创造大奇迹。前员工表示,DeepSeek的成功秘诀在于极简高效的运作模式,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不同于其他公司追求盈利和专利保护,梁文锋选择了全开源和零融资的道路,致力于让AI技术惠及更多普通用户。

全开源与零融资的战略选择

DeepSeek采取了100%开源策略,不仅公开所有代码,甚至连训练数据也毫无保留。这一做法打破了传统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固守,使得技术得以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尽管外界对此表示疑惑,但梁文锋坚持认为,这种“理想主义”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价值的实现。通过与幻方量化的战略合作,DeepSeek获得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保持了独立运营,避免了外部资本的干扰。

极客乌托邦:自由与创造的管理文化

在DeepSeek,管理模式堪称“极客乌托邦”。这里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而是鼓励“自由和创造”的氛围。梁文锋将管理权高度下放,任何员工,包括实习生,都有机会参与决策。前员工Liu回忆说,梁文锋曾把他的代码展示给全体员工,并称赞其方案比其他人都要优雅。这种信任和激励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晨会禁PPT,手写公式强调思维碰撞

DeepSeek的晨会禁止使用PPT,要求团队成员手写公式,强调思维的自由和创意的碰撞。任何员工,包括实习生,都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质疑,甚至直接叫停项目。这样的管理方式打破了传统职场的等级制度,赋予了每位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力,与当前对996文化的反思形成了鲜明对比,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的关注。

流量密码与行业趋势

DeepSeek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契合了现代互联网平台的三大流量法则:冲突性叙事、Z世代共鸣和技术民族主义。小团队挑战大市场的故事情节,开源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碰撞,深深吸引了年轻一代职场人的心。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AI挑战OpenAI”的故事更是激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正如刘永好所言:“这些年轻人用算法重新定义了中国速度。”DeepSeek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全新的科技公司模式,也为所有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