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构建大模型应用安全体系,推动AI技术安全发展
随着国产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的推出,我国AI技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成为新的生产力工具。开源、透明和免费等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政府和企业的私有化部署。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次关注大模型安全问题,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应用安全治理体系,确保大模型技术的安全性和潜力得到最大化释放。
周鸿祎指出,DeepSeek-R1等先进模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无法通过传统网络安全手段解决的新挑战。未来,随着各类专业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大模型的广泛应用,这些模型将以智能体的形式在众多政府机构和企业中部署,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然而,大模型存在的幻觉、内容安全等问题难以通过传统安全方案有效解决,任何环节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大模型应用安全的三大关键领域
周鸿祎认为,大模型应用安全主要集中在基座模型、知识库和智能体三个方面。首先,基座模型安全方面,由于大模型生成的文本可能存在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这在政策制定、法律条文解读或商业决策等场景下可能导致误导性后果。其次,知识库安全方面,政府和企业的重要数据存储在内部知识库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未授权用户可能通过与大模型的交互窃取这些数据。最后,智能体安全方面,智能体通常连接政府和企业内部的各种IT系统、邮件和控制系统,一旦遭受攻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发送有害邮件或中断生产线运作,造成严重损害。
360的解决方案:“以模制模”
为应对这些挑战,360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安全格局,采用“以模制模”的方式应对新难题,依托安全大模型技术搭建起覆盖“基座模型—知识库—智能体”的全链路安全体系,保护政府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信息安全。为进一步强化这一防御体系,周鸿祎建议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推动安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周鸿祎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具备“安全+人工智能”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针对人工智能应用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基于安全大模型技术开展研发工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将安全要素深度嵌入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流程。
组建产业联盟,推广安全产品
周鸿祎还建议,引导相关企业发挥牵头作用,广泛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及终端用户,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联盟,在联盟内部实现技术成果共享,共同开展产品及服务测试,待产品与服务成熟稳定后,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广,助力大模型安全保障普及至各行各业。
通过这些措施,周鸿祎希望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释放大模型技术的潜力,推动我国AI技术的安全发展。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