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助力全球领先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WriteRanger
5.3K 0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批领先的科技企业如DeepSeek正通过开源共享推动AI技术的全球普及。2025年初,DeepSeek发布了其最新大模型DeepSeek-R1,凭借优化的算法设计和硬件配置,大幅降低了AI模型的计算需求,使得AI技术的应用门槛更低。DeepSeek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低成本和高效能,更在于其开源模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愿意与全球分享AI资源的决心,推动AI技术的普惠化发展。

政策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前瞻布局。自2017年起,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面向2030年中国AI发展的战略目标。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开源技术,各地积极响应,加速技术革新的步伐。202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人工智能+”行动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今,中国已孵化超过3000万个开源项目,涵盖从芯片到框架再到应用的整个产业链,软件开发者数量突破940万,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排名第二。

技术创新推动全球领先

过去十年间,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呈“井喷式”涌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表明,中国在用算力中心的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架,算力总规模全球排名第二,与五年前相比,增幅达到1.85倍以上。《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国内已有上百个智算中心遍布30座城市,随着更多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运营,中国算力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产业前景广阔

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技术,不仅具备强大的溢出带动效应,还对经济发展产生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影响。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AI将为中国带来高达7万亿美元的额外GDP增量,占2023年全年GDP的40%,使中国成为全球AI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赛迪顾问认为,2025年中国AI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领跑全球。预计从2025年到2035年,中国AI产业规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2030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资本市场反应热烈

从市场表现来看,人工智能核心公司股价走势远超大盘。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为基础,观察50只最具代表性的AI龙头股,截至2025年3月5日收盘,这些股票近两年来的平均涨幅达到66.15%,超出同期上证指数逾65个百分点。9只个股累计涨幅翻倍,涉及AI产业链中的芯片、光模块、算力等领域,显示出市场对AI技术的高度认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