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观察:AI热潮下中国科技股的赢家

AI资讯2个月前发布 ScriptSage
5.2K 0

2025年3月5日,全国两会的召开再次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AI)推向市场热议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中国科技类股票领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超4%,A股市场上,北证50和科创100指数涨幅显著。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结合数字技术与制造、市场优势,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DeepSeek热潮引发中国资产重估

自2025年春节后(2月5日至今),DeepSeek的火爆引发了由人工智能公司引领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A股、港股以及在美上市的AI及AI+中国公司受到资金追捧。2月5日至3月5日期间,万得人工智能指数(884201.WI)和恒生人工智能主题(HSAIT.HI)分别上涨了19.59%和17.86%。据统计,约161家AI及AI+中国上市公司中,有125家公司的总市值增长,合计约2.84万亿元。

行业分布及市值增长情况

从行业分布来看,软件服务、可选消费零售、硬件设备、电信服务、半导体等行业总市值增加值位列前茅,分别增加了9462亿元、7130亿元、4265亿元、3186亿元和1862亿元。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实体经济的效率和盈利能力,还直接体现在股市的持续上涨中。中信建投指出,AI技术带来的信心与情绪提振,以及国内外资金的大量流入,进一步推动了股市的繁荣。

总市值增长前十的公司

在新一轮AI热潮下,《财经》根据万得数据整理了春节后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十家AI(含AI+)公司。前三家公司分别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春节后总市值增长均超过3300亿元。此外,市值增长前十公司中,中国三大通信公司均上榜,半导体、可选消费零售行业各有两家公司入围。

理想汽车:智能汽车战略的推进

理想汽车总市值增长了383亿元。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理想汽车完成了人事架构调整,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CEO李想专注于AI方向发展。理想汽车计划在智能座舱方面接入DeepSeek,并实现与自研MindGPT大模型的双向自由切换,致力于将AI作为未来的核心战略。

中芯国际:半导体市场的复苏

中芯国际总市值增长了496亿元,主要得益于港股股价的快速提升。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虽有所下滑但降幅收窄。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环比增长6%-8%,毛利率介于19%-21%之间。市场对中国制造的AI硬件和语言模型的关注,有助于缩小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之间的估值差距。

寒武纪:AI芯片的突破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寒武纪总市值增长了565亿元,股价上涨超两成。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超六成,归母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寒武纪首次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这标志着其业绩的关键转折点。互联网厂商和智算中心的大客户订单交付带来了营收的高速增长。

三大通信公司:AI布局的深化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通信公司总市值分别增长了978亿元、1083亿元和1099亿元。中国电信在移动通信、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加速AI布局。中国移动较早布局AI+,形成了2000人的AI核心团队,稳步推动AI+DICT产品体系的发展。中国联通则持续推进AI+行动,加快大模型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美团:AI助力生活服务

美团总市值增长了1165亿元。作为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服务行业。公司计划加大在AI方面的投入,探索无人机配送和自动配送等创新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尽管外卖市场竞争加剧,但券商仍看好美团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双重驱动

小米集团总市值增长了3387亿元。公司股价持续上涨,2024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保持前三的地位,并积极布局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随着智能手机高端化战略的推进和AIOT产品的丰富,小米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阿里巴巴与腾讯:AI大手笔布局

阿里巴巴总市值增长了5704亿元,位居第二。公司业绩回升和AI大手笔布局共同推动了股价上涨。阿里巴巴致力于推进多模态AI技术发展,并扩大开源计划。腾讯控股总市值增长了7491亿元,位居榜首。公司迅速反应,微信搜一搜接入DeepSeek,腾讯其他产品也陆续接入AI技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流量。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