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剑宇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推动AI应用产业化落地的具体建议。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工程化和规模化应用阶段,“以用促建”成为了AI迭代演进的关键路径。然而,在推进AI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深化供需对接,提升算力使用效率
杨剑宇指出,当前算力的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智算中心集群建设也面临着算力使用率、海量数据处理以及超大规模互联等方面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建议通过深化供需对接,推动算力从“建起来”到“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应用补贴,发放算力券,鼓励全产业链应用创新;持续推进国家训练场和算力交易中心的建设;组建AI产业联盟,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全面强化软硬件协同创新,形成“以用促需、以需扩用”的良性循环。
深化数据开放,构建高质量数据流通体系
在数据供给方面,杨剑宇提到,可用于大模型训练的中文数据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不足。因此,他强调需要深化数据开放,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数据供给和流通体系。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扩大公共数据的共享范围,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完善数据合理使用和流通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知识共享许可制度等数据资产使用制度,明确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的实施细则;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大市场,支持数据经纪、数据托管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深化协同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
面对日益增多的新型网信安全问题,如利用生成式AI发起病毒式网络攻击或批量生成不良信息,杨剑宇认为需要深化协同监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这包括制定和完善AI相关的法律体系,加强对AI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联合监督和执法;实施AI技术的安全评估和管控,推进监测预警和对抗追踪技术的研发应用;鼓励隐私计算、加密计算等安全技术的普及应用。
深化内容建设,确保AI发展的正确导向
最后,杨剑宇强调了深化内容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强化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观引领。他提议统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中文数据集,加强模型备案和日常监测中的价值观审核,加大对违法违规信息的过滤和屏蔽力度,并加强对中文AI的国际传播,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一致性和影响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